金融时报 近日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减公告称,经济上半年净利润预计为42.18亿元至52.73亿元,增长择与2021年同期相比,仍需下降50%至60%。关注对于业绩预计下降的内外主要原因,新华人寿解释称,部风半年在去年同期净利润高基数的险下险资情况下,本期受资本市场低迷的配置影响,投资收益减少,有选导致本期净利润同比变动较大。经济 上半年,增长择由于复杂严峻的仍需内外部形势变化、保险业自身处于转型调整关键阶段等原因,关注险资运用同样面临发展掣肘。内外7月19日,部风半年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以下简称“保险资管协会”)战略专委会和研究专委会联合召开了2022年二季度险资运用形势分析会。保险资管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认为,保险资管业既要立足当下,做好资产配置,服务保险主业高质量发展,也要着眼长远,积极开展战略性资产投资布局,继续探索产业融合渠道,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经济修复进程或更平缓 受疫情、国际形势复杂变幻等因素影响,上半年权益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实体经济遭遇一些困难。对于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走向,专家进行了分析。 在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伍戈看来,本轮疫情峰值过后的经济修复进程或更为平缓。从经济增长角度来看,经验数据显示,疫情峰值后往往伴随着投资整体呈现脉冲式反弹;从通胀走势看,随着供给冲击逐步退去,需求走弱将重新主导全球经济,“胀”更多地向“滞”转化。 首席经济学家、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着重分析了权益市场下半年走势。他认为,目前,五大基本面领先指标中,3个回升、2个企稳,预示着市场底部反转确认。未来,股指迂回向上的概率较大,节奏上或呈现“进二退一”的走势。策略层面,今年风格类似于2012年,或出现价值和成长股阶段性轮涨。一方面,低碳经济、数字经济等政策支持、景气度高的成长板块值得期待;另一方面,随着消费数据逐步回升,可适当兼顾估值低、机构配置低的必需消费板块。此外,仍需密切关注疫情走势对国内经济以及美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保险资管协会发布的第2期《资产管理百人问卷调查报告》显示,来自投资管理和宏观研究领域的专家对于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势较为乐观。从经济增长角度看,2022年下半年基建投资或为经济提供重要支撑,财政政策发力有望助力稳住经济大盘,房地产投资走向值得关注。从物价水平看,CPI将温和抬升,PPI增速或将渐次回落。从政策基调看,货币政策预计维持稳健,更加侧重经济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加快靠前发力。从金融市场看,预计流动性总体平稳,A股或有振荡上行空间,外资预计小幅净流入,国内债市或呈振荡走势,人民币汇率预计总体稳定,呈窄幅双向波动。从风险挑战看,仍需关注全球通胀压力与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房地产市场走向和资产配置难度加大等。 险资配置需把握窗口期 面对下半年权益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投资机会,险资应如何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国家战略? 在国寿集团首席投资官,国寿资产党委书记、总裁王军辉看来,基于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变和资本市场4个“持续提升”趋势不可逆等判断,当前险资配置环境比上半年更加友好,但也存在长期债券供给不足、权益市场波动加大等挑战。因此,险资配置要准确把握配置环境好转带来的窗口期,固收投资要中性灵活、权益投资要积极有为、另类投资要抢抓机遇。 “上半年固定收益市场呈现‘波动率低、绝对值低、信用利差低、收益率曲线陡峭’四大特征。市场对宽信用经济复苏的预期成为影响收益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中再资产副总经理罗若宏认为,下半年利率走势或将呈现箱体振荡特征,大幅上行、下行空间有限。保险机构在制定配置方案时,应综合考虑自身流动性状况、负债端预期以及当前可配置资产收益率等因素。对于负债端有稳定增长预期的保险机构和账户,应按步骤做好到期资产配置;对于负债端增长预期不确定的保险机构和账户,应谨慎应对目前的低利率环境,在杠杆操作上避免过度的期限错配。 人保资本党委书记、总裁万谊青从行业、产品两个角度对险资另类投资呈现的最新趋势与投资策略进行了分享。他认为,另类投资,尤其是以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为代表的另类投资产品,日益成为提升险资运用质量的重要投资方式。展望未来,保险业需立足服务国家战略,聚焦科技强国、“双碳”战略、健康中国、优质实物资产四个领域开展股权投资;同时,建立自下而上的分析框架研究可投公司,重点关注公司的战略、运营、财务及人才指标。 “未来,险资运用需要对以下领域多加关注:一是ESG投资,要在公司治理和管理流程方面多实践;二是养老金融,要在养老金管理、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和养老咨询投顾服务等方面多做创新;三是区域发展,在资产布局上要紧跟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四是新经济,在资产配置上关注新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五是资管科技,加大对资管科技的研究与应用;六是境外投资,要稳步推进险资的全球化配置。”曹德云建议,保险资管机构应加强对监管政策体系的研究,深入观察政策生态和格局的变化,做好政策执行的统筹规划,在防控金融风险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