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困见实效!上海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提速

时间:2025-07-05 21:38:28来源:人头畜鸣网 作者:焦点

上海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纾困

上证报记者获悉,见实6月1日起,效上小微沪上多家企业已复工复产,海中员工正常上班。企业“复工首日,复工复产一线运维团队到岗率达80%,提速主要负责上海全域的纾困单车调度和消杀,为市民的见实出行提供保障;办公园区超过1500名员工已经回到工位办公。”上证报记者走访哈啰了解到,效上小微该公司一线运维和中后台均已全面复工,海中相关技术人员正在系统上紧张处理数据。企业

在企业复工复产提速的复工复产背后是重磅支持举措。“打赢疫情防控是提速上半场,恢复和重振经济是纾困下半场。”上海市宏观经济学会会长王思政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的50条政策的出台非常及时,接下来要打一场更重要的战——大上海经济保卫战。

“‘50条’干货很多,我们正在做好做足相关准备,投入到复工复产前线,为上海经济复苏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6月2日,地洲股份董事长兼总裁张华军告诉上证报记者。

上海聚力助企纾困显效

6月1日起,上海各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步伐不断加快。

位于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岛”园区的黑瞳科技是首批复工复产的企业,也是“软件和信息”白名单企业,黑瞳科技总裁时维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所在园区共有24家企业,目前均已在准备复工复产,端午节后将尽数恢复正常。”

“经过连续两个多月的封闭式生产,企业巩固了疫情防线、守住了安全底线,逐渐恢复生产产能。”时维向上证报记者表露自己对企业“保生产,稳运行”的信心。

企业的复工复产离不开政策的持续支持。在疫情防控衔接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上海“重振经济50条”的应运而生至关重要。根据《行动方案》,上海将于6月1日起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审批制度,同时出台系列政策全力助企纾困、促消费扩投资。

张华军告诉上证报记者,让他感触颇深的是,针对企业实际困难,《行动方案》从阶段性缓缴“五险一金”和税款、扩大房屋租金减免范围、多渠道为企业减费让利、加大退税减税力度、发放援企稳岗补贴等方面,综合施策,实施“缓免减退补”政策,多管齐下为企减负。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王思政向上证报记者分析称,50条政策分了4大板块,首先就是救活企业、支持企业,“企业是经济的细胞,当务之急是把企业救活,正常复工正常经营,沿街面的店铺正常开张,私家车正常上路,企业不活,经济不会活。”他还强调,重新稳固企业家的信心非常重要,不少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甚至一些国有企业,都有挫折感。

重振经济重在抓落实

政策出台之后,重在狠抓落实。

6月2日,上证报记者获悉,上海各区各部门都相继推出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经济恢复和重振实施方案,打出政策措施“组合拳”,为如何稳经济、保民生、纾困解难指明方向,助力上海跑出重振经济加速度。

“现阶段最主要的成本是人力成本和租房成本,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70%、房租成本占总成本12%,这两项是刚性成本,每个月都有固定的现金流出。”6月2日,沪上一家企业高管向上证报记者透露,因为疫情导致其下游客户因无法收到发票不能给付款进一步加剧了公司资金的紧张。

针对该难题,《行动方案》指出,扩大房屋租金减免范围,对承租国有房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予提交受疫情影响证明材料,2022年免除6个月房屋租金。宇昂科技董事长王宇向上证报记者,“这个政策是真正的‘干货’,给小微企业带来的实际帮助。”

就“复工复产”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6月2日,张华军也向上证报记者坦言担忧,“目前一些员工出入小区依旧比较困难,跨省项目更是因无法出差成行而难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需要投入大量的物流运输成本,目前仍较难以实现跨省物流运输。”

上证报记者了解到,针对复工复产卡点堵点,《行动方案》指出,分类指导、动态修订复工复产复市疫情防控指引、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复市不合理限制、扩大企业防疫和消杀补贴范围、建立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互保机制、畅通国内国际物流运输通道等政策措施,支持各行业领域复工复产复市,稳步提高企业达产率。

“时间就是金钱,要早落实、快落实、把各项措施落实落细,让政策效应最大化。”王思政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一些基层单位在防疫上层层加码,影响复工复产效果,“要改变考核导向,调整基层的工作重心,引导大家把主要精力逐渐放到经济发展上来。”

“当前是恢复上海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加快落实保企业、保就业,稳住经济基本盘。”张华军建议,抓紧出台纾困政策的具体实施细则,明确申报流程和办事指南,确保各项政策能够最快落实落地,高效直达市场主体,帮助中小微企业度过难关,更快速投入到复产复工。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